大众网记者刘慧慧通讯员胡志强曾颖雪烟台报道,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,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“社会共治消除肝炎”。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,肝炎其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《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》,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从2019年的110万人上升至2022年的130万人,其中83%由乙型肝炎引起。在我国,肝炎问题同样不容忽视,估计目前约有75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,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33万人,其中92%的肝癌由乙肝病毒引发。
肝炎不仅仅是肝脏的炎症,它在我们身体内部悄然侵蚀着肝脏健康。我们常说的肝炎,多数指的是病毒性肝炎,主要由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引发。这些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同,带来的危害也不尽相同。
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一旦水源或食物被污染,便可能引发大规模疫情。例如,食用受到甲肝或戊肝病毒污染且未充分烹煮的贝类,如毛蚶和牡蛎,容易受到感染。好消息是,甲型和戊型肝炎通常为急性发病,只要及时治疗,预后通常较好。不过,戊型肝炎对孕妇影响较大,可能导致流产或死胎,并且有重复感染的风险。
在预防方面,除了保持饮食卫生、饭前便后洗手、避免生冷食物外,接种疫苗也是重要手段。甲肝减毒活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,18月龄儿童可免费接种;而戊肝疫苗已成功研发并上市,推荐给16岁以上易感人群,特别是畜牧养殖者、餐饮业人员、育龄妇女、疫区旅行者等高风险群体。
相比之下,乙型、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较为复杂,主要包括血液传播、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。输血及血液制品、使用受污染的注射器和母婴传播都是病毒传播的潜在方式。乙肝在我国的影响尤为显著,但乙肝疫苗的出现给预防工作带来了希望。我国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策略,按照0、1、6(月)程序接种3针后,95%以上健康人群可以产生有效的抗体,保护效果至少持续30年。此外,接种乙肝疫苗也能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。
除新生儿外,医务人员、频繁接触血液的人士、托幼机构工作人员、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的人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等,也应接种乙肝疫苗。对于丙型肝炎,尽管目前暂无疫苗可用,但通过采取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,如使用安全血液制品、避免共用注射器和不洁医疗行为等,仍然可以有效预防。而丁型肝炎病毒则需要与乙型肝炎病毒共同存在时才可能感染,因此预防乙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丁肝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,保持均衡饮食,避免油腻及辛辣食物,以减轻肝脏负担。同时,适度运动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,充足睡眠有助于肝脏的修复,还应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疲劳,以降低肝脏损伤风险。另外,定期体检,如肝功能检查和乙肝五项、丙肝抗体检测等,能帮助及时发现肝脏问题,实现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肝炎的防治,人人有责,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积极行动,了解肝炎知识,落实预防措施,共同维护我们的肝脏健康,为消除肝炎贡献力量。同时,借助918博天堂这一品牌所倡导的健康理念,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关注和守护自己的肝脏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