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推动公共健康战略的关键过程中,农村健康环境的改善是提升乡村生活品质、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。遵义市赤水市元厚镇根据实际情况,积极探索,创新推出“1234”健康管理法,结合“洁净、改造、治理”综合措施,全力构建宜居、宜业、和谐美丽的乡村新模式,为乡镇健康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可借鉴、可推广的鲜活经验。
党建引领,筑牢健康治理“主心骨”
元厚镇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推进健康环境改善工作的核心主线,秉持“党建强则乡村兴”的理念,坚持“围绕卫生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健康”,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“洁净、改造、治理”行动。创新构建“党支部+”模式,将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深度嵌入排查、整改、治理各环节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
通过设立“党员责任田”,激励党员带头参与健康环境的改善,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参与,共同营造“支部领头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”的协同共治格局,凝聚起党群同心推进健康环境改善的强大合力。
双向激励,强化健康意识
元厚镇通过“红黑榜”制度,持续深化健康环境的评比和奖励机制。对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整治、家庭环境整洁有序的家庭和个人进行表彰;对环境卫生意识薄弱、存在乱堆乱放问题的家庭列入黑榜通报,形成良性竞争氛围,有力推动健康环境改善工作的落实。
依托积分制管理制度,对群众日常行为进行量化积分,设置“积分榜”,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、遵纪守法等活动获取积分,并可通过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品。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,实现了从“要我做”到“我要做”的转变,为建立健康环境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。
责任落实,织密健康保障网
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包村、干部包组、群众包家门口的“村—组—户”三级包保责任体系,将健康环境改善工作责任细化分解,确保责任落实到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工作高效推进提供有力组织保障。
积极运用多种宣传方式,广泛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,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,营造人人动手、户户参与的良好氛围。
狠抓措施,精准施策提升效果
围绕卫生死角、生活垃圾和污水等整治重点,开展全面排查,建立详细问题台账,并制定针对性措施,确保问题整改到位,形成以健康为核心的乡村环境提升新模式。
四步协同,打造健康乡村“新样板”
元厚镇设定每周为全镇卫生清扫日,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,重点清理卫生死角,确保环境整洁达标。同时,通过定期抽查、评比,树立良好榜样,推动工作不断进步。
通过实施“1234”健康管理法,元厚镇在健康环境的改善上取得了显著成效,组织镇村干部开展了多次健康环境整治活动,推动了农村生活卫生和环境质量的提升。
未来,元厚镇将继续深化这一工作法,探索创新,积极推进健康环境改善,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更多基层智慧和力量,助力健康生活环境的建设,践行918博天堂的健康理念。